和味瑤柱牛雜蘿蔔煲

來源:美味食譜館 1.78W
和味瑤柱牛雜蘿蔔煲的做法步驟圖

牛雜蘿蔔是廣州街頭一道獨特的風景,無論是繁華喧囂的商業區還是古老狹小的居民區,隨處都能見到那種飄着特殊香氣的牛雜蘿蔔店。這些小店小不起眼,有的甚至是臨街的一個窗户,又或是某家民居門口前的一個鍋,又或者是一輛小推車。不管是怎樣的形式,它都擁有眾多的忠實擁躉(支持者和擁護者),他們坐在狹小的店裏,或就站在門口,甚至蹲在路邊,又或者是邊走邊吃,個個捏着竹籤,捧着個一次性泡沫碗或小碟,在那團團熱氣裏吃得不亦樂乎。本地土著們從來沒覺得這樣是不雅,反倒是本地街頭文化的體現。大熱天氣,西裝革履的紳士們又或是化着精緻粧容的美女們,個個吃得津津有味,香汗淋漓。要是冬天來臨,天寒地凍,來上一碗,真是和味温暖,飽肚禦寒。如果説廣州的小吃是城市的名片,那麼牛雜蘿蔔則是名片上的LOGO了。每年一度的廣州美食節,牛雜蘿蔔的售量都非常驚人,是美食節上售量最大的小吃。
最近的氣温節節往下降,本週要降到0度。週末和老貓一起帶着小貓去逛附近城市的聖誕市場逛逛,小貓凍得滿臉通紅,我戴着手套也覺得手指冷得不聽使喚。這樣的天讓我想起廣州街頭那香噴噴熱辣辣的牛雜蘿蔔。無奈這裏買牛雜實在太難,因為許多法國人都不吃內臟,唯一比較容易買到的就是牛肚。偏偏老貓也是不吃內臟之人,而且對牛肚深惡痛絕,做牛肚就只有我一個人吃,超市買的新鮮牛肚需要燜(燉)一個多小時才開始變軟,而老貓每次都抗議我把家裏弄得都是他討厭的味道。後來每次想念牛雜蘿蔔,只能改做牛腩蘿蔔。有時連牛腩也不好買的時候,就做牛肉蘿蔔。兩年前在中國城找柱侯醬,走到腿斷都買不到,家家都説沒有。後來只好買了個李錦記醬爆牛仔骨醬代替柱侯醬來燜牛腩,卻有驚人發現,做出來的味道簡直跟在廣州吃的一樣。從此,不管是做牛腩還是牛雜,這都是我必放的醬料。今年搬家後,發現離家不遠的一家超市有一種已經烹調好的的抽真空冷藏包裝的牛肚賣,回家只要放鍋里加熱7分鐘即可食用。由於它是用法式的烹調方法,味道很淡,買回來加醬爆牛仔骨醬煮10分鐘,馬上就有燜牛雜的那種味道,同時因為大大縮短了烹調時間,不會把家裏弄得都是老貓討厭的味道。從此我就有了一個懶人新創的做牛雜的方法,先做牛腩蘿蔔,到收火前15分鐘加入這種冷藏的牛肚,做好後一起上桌,老貓不吃牛肚可以吃牛腩,因為烹調時間不長,牛腩並沒有沾上牛肚的味道,而牛肚卻吸盡了醬汁的味道,異常美味。在異國他鄉,食材工具都有限的情況下,以這樣一種方式既可調和了家人不同的口味,又可“安慰”懶人的饞嘴。
牛雜蘿蔔做好後,牛雜中夾雜着蘿蔔的清香,蘿蔔中又滲透着牛雜的葷味。再配點開胃的辣椒醬,熱辣辣的牛雜把胃熨貼得舒舒服服,真是又香口又禦寒啊!
寒風刺骨的冬天來一鍋熱騰騰香噴噴的牛雜蘿蔔,温暖心房,很有一種回家的感覺。有機會可以自己動手試試,在家也能品嚐到廣州的街頭美食哦!
懶人題外話:牛雜蘿蔔的故事(來源互聯網)
和味牛雜蘿蔔據説是光緒年間一個居住在光寺附近的回族廚師發明的。光塔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清真寺,附近一帶曾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民聚居地。出於宗教信仰,
伊斯蘭教教徒都不吃豬肉,故一個回民廚師就想到在光塔寺附近開了一家牛香店。他用牛腸、牛膀、牛肺、蘿蔔用加了花椒、八角等五種味料的醬汁慢火炆好幾個小時,等牛雜燜透了,而蘿蔔又吸慢了加入牛雜味的醬汁後,再剪開小塊,用小竹籤串着醮辣椒醬吃,曰為和味牛雜蘿蔔,入口回味無窮。此味一出,果然吸引附近的
回民甚至非回民都來光顧。於是,善食的廣州人都紛紛仿效,和味牛雜蘿蔔一味流傳至今了。

用料  

牛雜 (牛肚、大腸、牛肺等)500克
洋葱絲 適量
蒜蓉豆豉醬 2湯匙
牛腩 (或帶筋牛肉)1公斤
蘿蔔 1.5公斤
瑤柱 數顆
八角 數顆
薑絲
李錦記醬爆牛仔骨醬 2包
海鮮醬 1湯匙
冰糖 50克
老抽 1湯匙
1湯匙
麻油 1茶匙

和味瑤柱牛雜蘿蔔煲的做法  

  1. 蘿蔔洗淨削皮,切塊

  2. .牛腩及牛雜切塊飛水後以老抽1湯匙、紹酒1湯匙及麻油1茶匙醃十五分鐘好讓它上色入味。(由於我的是冰牛肉,解凍後依然難以切開,只能先飛水再切塊了)

  3. .燒熱油,爆香薑絲、洋葱絲,牛腩牛雜下鍋,加入李錦記醬爆牛仔骨醬兩袋,並加了海鮮醬和蒜蓉豆豉醬同炒,再加冰糖,然後加水,漫過牛腩牛雜

  4. .水開後把所有材料倒進電子湯鍋,中慢火燜,放入八角、瑤柱、燜兩小時至牛腩牛雜酥爛

  5. .當牛腩牛雜燜煮一小時後加入蘿蔔同煮一小時即成

小貼士

1.所有的醬料已足夠鹹,請勿另外加鹽。沒有海鮮醬和蒜蓉豆豉醬的可用豆瓣醬代替,並可適量加點生抽。
2.沒有冰糖的可用白砂糖代替,糖的量可按個人口味調整
3.水要放足,漫過牛雜及蘿蔔
4.放蘿蔔的時間可根據個人口味調整,喜歡非常入味的可以跟牛雜同放,喜歡入味的則在開煮後一小時放,喜歡不怎麼入味的可在最後半小時才放。

熱門標籤